All About Art+DesignS

52notes┅整理搜集 by lol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字体设计基础

视觉均衡

为了让所有字符在视觉上对齐,它们就不能采用同样的物理尺寸。


同样的,为了使圆形看起来和矩形同样大小,圆形就必须超出基线。如果圆形和矩形物理尺寸一样,圆形看上去就会比矩形小。这一规则不仅仅适用于三角形、圆形、方形这样的基本形状,这是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个字体中的所有字符都适用这一原则。不管你设计的是拉丁字体、还是斯拉夫或者希腊文字体,这是所有形体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术语Type terminology

流线型 Fluent shapes

设计字体就象开车。你在开车的时候,总是会以自然的曲线过弯。当你在纸面上绘制一条曲线(或是字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曲线平滑的开始,而不是陡然 出现。开车时,你不会在已经到达了弯道口之后才开始打方向盘,而是在你预计即将进入弯道的时候,就开始慢慢的将你的车引入正确的方向。当你在纸上画草图的 时候,多想想你是怎样开车的。

标题:动态的曲线
左:怎样才能最快的驶过这条弯道?
右1:几何曲线
右2:自然曲线
右下:平滑的开始转向,更自然,更快速!


图中上下两行字母有着不同的结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书法原型。不管这种字体是衬线字体(如Times New Roman)还是无衬线字体(如Arial),它们的架构都源于它们的书法原型。

  • 上面一行的字体的书法原型是一种尖头的书法钢笔。其笔画的粗细对比是通过改变笔压来实现的,而与笔尖本身的形状无关。Bodoni字体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象Helvetica这样的无衬线体也是来源于此。笔画最粗的部分几乎都是垂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Bodoni和Helvetica是同出一辙的。它们的架构是一致的,只是笔画的粗细对比有区别。

  • 下面一行字体来源于一种笔尖扁平的钢笔。这种书法钢笔正面宽而侧面窄。字体的笔画粗细是由于钢笔本身形状的差异造成的,而不是笔压。你书写的时候笔身是倾斜的,和纸张形成30度的倾角。因此笔画最粗的部分就不是垂直方向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同样的,笔画最细的部分也不是位于水平方向上。 Garamond Minion 字体就是这种结构。但象Gill Sans 这样的无衬线字体也同样是起源于这种笔尖扁平的钢笔。

字符间距 Spacing


文字间距基础
上:太紧
下:a和e的内部空间应该是相等的
平衡字符的内空间和外空间


字符的间距要比它的外形重要得多,这关系到字体的节奏。一种间距很糟糕的字体,不管外形如何优美,一样难于阅读。相反的,一款外形稍欠的字体,如果有完美的间距调节,这种字体一样可以易于阅读。因此,定义字体的节奏,要比定义字体的外形更加重要。

字体的节奏取决于字符内部和字符之间的白空间,而非字符的黑色形体。如果你能够为你的文本建立一种很好的节奏,你的字体就更易于阅读,并获得均衡的整体效果。从开始创建黑色形体的时候起,你就应该同时把白空间的设置考虑在内。当然,白空间和黑空间是相互依存的。白空间的改变也必然的会影响黑空间的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说黑与白哪个更重要。

例如,字母n内部的白空间,以及i与n之间的白空间,两者之间必然会存在着某种关联(见图示)。在上面一行中,字母n内部的白空间要远大于i与n之间的白空间。在下面一行中,两者则要均衡得多,你也因而获得了更好的节奏,整个文本也更和谐。

同样的,小写a和e之间的内部空间也存在着这种关联。两个形状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两个字符的内部白空间(counter,中文术语翻译为字怀/字谷/字币)在视觉上应当是等量大小的,这样你的字体才会有更好的节奏。

黑与白 Black vs. white

字体的设计,莫过于调整黑白空间的和谐。黑不能离开白而独立存在,白也是一样。黑,是字符的形体。白,是字符内部和字符之间的白色空间。两个字符之间白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字符内部白空间的大小。

你永远不可能设计出一种笔画极其粗重而同时字怀(counter,字符内部包围的白空间)又很大的的粗黑体。一个粗黑体,其字怀永远要小于一个细线体,因 而粗黑体的字符间距也一定要小于细线体(如图)。细线体的字怀很大,其字符间距也必须相应的大,所以细线体的字符之间就需要比粗黑体更大的白空间。

意大利体与草写体 Italic vs. cursive

一个罗马体(roman,通常也被译作”正体“)可以是倾斜的(有一定的倾角),而一个草写体可以是竖直的(就好像是一个正体一样)。

倾角并不能决定一个字母是一个“罗马体”还是一个“草写体”。关键在于其结构。要理解这一点,看看下面四个大n。你想的没错,第一个是一个罗马体。但第二 个同样也是,虽然它并不是完全的竖直,它和第一个n拥有同样的结构。这种情形我们叫做倾斜的罗马体。第三个n看起来很象草写体了。但它实际上还不是一个真 正的草写体。总的来说第三个n和第二个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衬线的个别部分被切掉了而已。

与前面三个n相比,最后一个n才是真正的草写体。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结构。前三个n的各个笔画之间都是独立的。最后一个n完全是一笔写成的。这就是罗马体和草写体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倾角,而在于结构。




如果要从历史的视角来探讨草写体和“意大利体”之间的区别,那就说来话长了。但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意大利体”关乎功能,而“草写体”关乎结构。 几乎任何字体都可以当成一个“意大利体”来使用,甚至根本不需要有什么倾角。当你制作一个包含“罗马体”和“意大利体”的字体家族时,这个“意大利体”可 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构建。图例中的第三个n也许就是你字体家族中一个完美的“意大利体”。但不要忘了,一个叫做“意大利体”的字体不一定是一个草写体。

(要了解更多有关意大利体的信息,可以参看下面这篇文章。
http://www.logosky.net/webpage/artreview/italic_font_20060916.htm)

风格的统一 One for all
衬线还是无衬线...

可读性 Readability
可读性是正文字体的唯一考量指标。你对字体所做的许多决定都会影响可读性。例如采用怎样的粗细对比,上伸部和下伸部的长度,字体的节奏,黑度,曲线和字碗的力度,等等。

大部分的决定会影响到字体中的全部字符。下面这些是应该首先考虑的。比如说粗细对比。图例中上面一行的字符笔画粗细对比明显要比下面一行的要大得多。上一行的字体更适合做特排字体,而下一行更适合做正文字体。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粗细对比的差异,还由于上一行的字符的字宽更小,因而在小尺寸下更难以识别——但是却更能吸引眼球,在制作标题的时候也更具灵活性。所以在定义字体的粗细对比和宽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字体中的全部字符。

不过,在设计每一个具体字符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细节来提升该字体的可读性。举例来说,小写字母g右上角的字耳会有助于阅读者的视线更平滑的水平移动。如果用作正文字体,图中下面一行中的"g"在小尺寸下的表现会相当不错。

比例 Proportions


x高度应该定多高?下伸部应该多长?确定这些比例至关重要,并且与字体的用途紧密相关。字体的比例将影响其外观及应用。比如说,如果你想设计一种节约版面的字体,那就不能给它设置极大的字宽。

如果下伸部很短,字体看上去会很怪。或者更糟,阅读者可能根本无法发现它。但很短的下伸部也可能是一个聪明的决定,当它用于特排字体或者标题字体的时候。 对一个正文字体来说,上伸部最好是和大写高度一样(或者更高一些更棒),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小型大写 Small caps



小型大写就是小号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样高度的大写字母。

为什么会需要小型大写?基于几个排印上的原因。首先,全部设置大写的单词看起来一塌糊涂,会让所有文本湮没其中,难以辨识。其次,大部分字体中的大写,根本就不是为大写连排而设计的,它们的大写字母间距是为后面跟随小写字母而设计的。小型大写才是专为大写连排而设计的。它们会得到更舒服和谐的效果。

前面说小型大写是和小写字母一样x-高度的大写字母,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要得到和小写字母同样的视觉高度,同字体的小型大写就必须比小写字母稍微的更大一些。

花式大写 Swash caps


不是所有的字体家族都包含有花式的变体。最常见的一般是花式大写,但同样也有花式的小写以及花式的首字和尾字。

有时候你想要设置整行的大写。可以用大写正体来完成这一任务,虽然小型大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那才是为此而设计的。大写正体不是为了大写连排而设计的,但多数情况下它们也不会造成麻烦。而花式大写就不一样。花式大写的设计目的通常是用来为设计增添一些额外的视觉愉悦。其大写是为后面跟随小写字母而设计的(图1),或是用于首字下沉排版(图2),但绝非用于大写连排。只有某些特定的字体才有可能出现花式大写与普通正体大写的连排(图3)。

x高度 x-heights




图中文字:
上右:正文字体拥有一致的视觉高度。(而物理尺寸是不一样的)
下右:特排字体的x高度更偏向于物理尺寸上的一致。

如果你制作一个包含轻磅(细线体)和重磅(粗黑体)的字体,你应该确保粗黑体的x高度应当比细线体的略大(见图中上一行)。否则,当粗黑体和细线体在同一行中连排时,粗黑体看上去就要比细线体要小得多。

但在特排使用中,情况就不太一样。当字体大字号印刷时,两者的x高度之间的差异就微乎其微了(参见图中下一行)。


粗体 Bold-faced

许多字体软件都包含一个字体“加粗”选项,能将原先完美设计的字体轮廓加以扩展。但实际上软件只是在欺骗你。那并非真正的粗体,那只是一辆由村里的铁匠临时改长的“加长型”豪华轿车。笔画的粗细比率可能全被破坏了(见图例中第二个a)。手工操作的结果会更令人满意。不管将来的软件如何进步,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只有一个:你锐利的眼光。

线稿的数字化 Digitizing sketches



图片上的文字:
右:为初学者热身
下1:将控制点限制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
下2:只在必要的地方使用节点(能用一个点完成的,就不要用两个点)

线稿的数字化。在纸上画好线稿之后就可以扫描了,这时候要开始要注意,要用正确的方法将其数字化。说的更明确一点,在你用贝赛线钢笔工具手工描摹你的线稿的时候,要留神。一个字符如果有太多的节点,或者是节点放置在不正确的位置上,都会给你的字体带来负面的影响。

过多的节点不仅仅会导致技术上的麻烦,例如打印机无法打印输出,还会使得字符的外形更加难于控制。在两个节点之间控制一条曲线,要远远容易过操纵一条有12个节点的曲线。当然这并非不可以,但多余的节点必然会导致外形的不平滑。

节点放置在错误的地方也会导致技术问题,例如无法实现字符在屏幕小字号下的完美显示(hinting-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小字号时的优化显示技术,是设计者嵌入字体内部的提示信息)。建议是,把节点放置在字符的"顶点"位置。举例说明,用贝赛线绘制一个“O”要用到8个节点。外面4个,内部的字怀4个。将节点放置在顶点(最上点、最下点、最左点和最右点),意味着BCP(贝赛线控制点)将全部是水平或者垂直的。这样它们就非常易于控制。在大多数的软件中,你可以用shift键来将BCP(贝赛线控制点)的移动限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


复制粘贴 Copy-paste


当你设计了几个基本的字符,你还想继续完成整个字母表。该怎样做?复制粘贴?嗯,不完全对,但,也会有助于你的开始。

有些东西是复制粘贴可以完成的,有些则不是。有些形状是完全一样的。比如“l”和“h”的上伸部。“d”和“q”的字碗也有可能是一样的。当你完成了一个“d”,你就可以把这个“d”旋转180度,以此为基础完成“b”和“p”的制作。

复制粘贴不会改变你字体的粗细比率。但如果你设计的是基于平头钢笔书法原型的字体(参见第四节-书法原型),那么水平或垂直镜像的造字方法,就会影响字体粗细对比所形成的角度,从而破坏字体的形状。不过,通过把一个字符(或其部件)旋转 180度的方法来造字,则不会有损于粗细比率的完美。

复制粘贴大法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作为一个起始点,大部分的时候都需要手工的调校。比如说,你已经有了一个“n”,你不但可以用来快速生成一个“m”和 “h”,还可以用它来制作一个“u”(如图)。复制,粘贴,然后旋转这个“n”。切除不要的衬线,然后就…等等,还没完!当你切除了内部的衬线之后,内部的白空间就会比“n”的要大,所以必须进行视觉上的微调。

一个解决方法是把“u”稍微挤压一点,或者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加大内部右上角的衬线,这样也能把内部的白空间减少一些。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确保字体的内部形状在视觉上拥有同等的白空间。只有这样,你的字体才能够获得和谐的节奏。

形态的平衡 Balance shapes



如果你把字母“B”上下两个内部形状(字怀)弄得完全一样,上面的字怀在视觉上就会更大。你的字母看上去就好像站立不稳,摇摇欲坠。如果你把上面的字怀弄得小一些,整个字符看起来会更平衡。

同样的,字母“B”字母“P”的字怀也不需要完全一样。如果两者完全一样,“P”的右部空间就显得太大了。所以对每个字符的黑白空间你都要进行单独的平衡。但是,“B”和“P”两者内部白空间的大小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

说到怎样做一个小写的“r”:它绝对不是一个把一边腿锯断的“n”。如果那样做,你的“r”会被弄得非常的虚弱。如果你让“r”的末笔顺着水平的阅读方向,就可以让它看上去更健壮。同时“r”的右部空间会更开放,更平衡。这不会有损于字体的节奏,因为“r”右部的安全空间可以设置得非常小。整个字母可以做的更窄。这样一来,“r”顶部的白空间就不得不改变。形状改变之后还有一个好处,你就不会在匆匆一瞥之下把“r”错看成“n”。

字距调整 Kerning

字距调整的知识会让你对字体的理解更进一步。但我们现在先暂时把它忘记,先花点时间看看另外的东西。如果你想正确的设置字符间距,这个要重要得多。

字距配对(kerning pair)是一种因视觉需要而做的技术处理。简单说,在两个特定的字符连排的时候,你可以为它们单独指定与众不同的字符间距。这个间距可以不同于标准间距(前一个字符的右部安全空间+后一个字符的左部安全空间)。这个间距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你可以为某个字符对设置更多或更少的空间。数字化的字库文件中可以实现这种字距配对。


有些场合这种字距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大写A后面跟随一个小写v的时候,两个字符间就会出现巨大的白空间,这是普通的字符间距所无法解决的。如果改变它们的间距,它们和其他字母连排的时候就会挤成一团。这时候就需要字距配对来处理了(如图)。图中只出现了字距配对为负的例子——缩减空间。但你可以想象一个字距配对为正的例子:一个小写f后跟随一个括号,例如:“f)”。这时候就需要加入更多的间距以避免两个字符重叠在一起。

note:针对性的单独调节字距

连字 Ligatures


只有极少数的场合才需要用到连字。比较常见的连字有“fi”和“fl”。连字是否必不可少,取决于字体的设计。不是每种字体都需要"fi"的连字组合。但有些时候字母“i”上面的圆点会和前面的“f”相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是做一个连字,用一个字符代替两个(或更多的)字符。连字的出现的原因,除去功能上的需要,还有审美意义上的。你可以做一个“st”的连字组合,或是一个“nky”或“ism”。任何字符都是有可能的。这个章节同样也不是学习字体设计最迫切需要的知识,但这是通向完美之路上另一道必须逾越的障碍。

感谢蓝色理想的翻译

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

两河流域美术

两河流域是指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条河之间的地区")。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从中亚经伊朗迁徙到此,建立了最早的城市。从此,这一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个奴隶制国家,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并入波斯帝国为止,我们把这一地区的历史大致分为4个时期:

苏美尔——阿卡德美术:较著名的雕塑《祭祀者群像》《萨尔贡一世投降》《纳拉姆辛石碑》(前3500—前2000)
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有独特的成就。两河流域南部原是一片河沙冲积地,没有可供建筑使用的石料。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砖坯,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为了使建筑具有防水性能,他们在墙面镶嵌碎陶片装饰,类似现在的马赛克。这种方法对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两河流域地区建筑的一种特有的装饰。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它建在几外用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气势十分壮观,这种类似金字塔的建筑被称"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

雕刻:这一时期的雕刻相当发达。苏美尔人的雕刻注重表现内在精神,对人物的外在形态、人物动作、人体结构不太关心,而着重刻画头部。苏美尔人的圆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目的的,在特勒阿斯布尔的阿布神庙的地窟发现的13座苏美尔人雕像是其代表作。这些雕像身体呈圆柱形,双手捧于胸前,姿势虔诚,面部表情平静安详,眼睛睁得很大,流露出纯真、朴实、专注的表情。阿卡德人的雕刻则具有更强的写实性,在尼尼微出土的萨尔贡王青铜头像是两河地区第一次发现的真正的帝王肖像。雕像刻画写实,神情庄重威严,个性坚毅。肖像的制作显示出精湛的工艺水平。《纳拉姆辛浮雕石板》以其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纳拉辛王率军征服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画面采用了对角线的构图,生支地表现了军队翻山越岭的远征,这种安排使画面产生了动感和空间感。此外,还通过简单的风景刻画表现了特定的环境。

绘画:现存的苏美尔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即在刷有沥青的木板上用贝壳、闪绿岩、粉红色石灰石镶嵌成的战争和庆贺的场面。军旗的正反两面三刀面绘有分为3层的画面,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表现出征和胜利归来以及庆贺胜利的场面。人物、动物、器物的安排有条不紊。人物形象以侧面、正身、侧足为主,侧向于平面的描绘。色彩对比鲜明,四周和各层之间用几何形装饰,很像一幅挂毯,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工艺美术:苏美尔人的工艺美术是古代东方美术的精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工艺品,如黄金器物、武器、金头盔、匕首、乐器等。乌尔城出土的《公山羊与树》就是用闪绿岩、贝壳和黄金制成,公羊前腿搭在黄金做成的小树上,呈直立状,加上黄金与宝石镶嵌的夺目光泽使作品充满绮丽的神话色彩。苏美尔人的牛头竖琴是最古老的精美乐器。琴架顶部以牛头作为装饰,用天青石和金泊制成,牛的神态表现十分生动,鼓起的牛鼻似乎在翕动。琴身由黄杨木制成,正面在沥青上用贝壳镶嵌着人和动物,表现了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吉尔伽美与双头公牛以及一些神化的动物在进行活动的情景,具有浓厚的奇异色彩。
古巴比伦美术:《汉谟拉比法典》上的浮雕(前1900—前1600)
巴比伦人在文化上继承了苏美尔-阿卡德人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巴比伦美术作品却为数不多,现存最完整的巴比伦艺术品是藏于卢浮宫的汉漠拉法 典石碑。汉漠拉比是巴比伦国王鼎盛时期的国王,他在位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太 阳神向汉漠拉比授予法典的场面:太阳神身材高大,正襟端坐,正在向汉漠拉比授予权杖,汉漠拉比肃穆而立。太阳神的威严和汉漠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 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亚述美术:艺术遗迹丰富,以宫殿雕塑最为著名。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前1000—前612)

胡尔西巴德的萨尔贡二世宫殿是其主要代表。萨尔贡王宫营造了7年方竣工,它建在一个高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宫殿由于30多个内院、200多个房间组成,宫殿入口处有一对高1.8米的带翼人首兽身像,它们有5条腿,可从正面、侧面两个方向观看,气势极为雄壮有力,由此可想象当年亚述王宫的气势。


新巴比伦美术:艺术成就体现在建筑上。(前612—前539)

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被伽勒底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巴比伦人又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一共经历了10代国王,成为西亚地区最大的政治、文化、贸易和手工业中心。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巴比伦城的建筑上。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19世纪末的德国考古学家在它的遗址上挖掘了 10年才完成了这一遗址的发掘工作。巴比伦城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长达11英里,幼发拉底河从城中穿过。城围有两道厚墙,上面设有塔楼。各道城门分别用巴比伦的神祗命名,其中最重要的主门是伊斯塔尔门它是巴比伦城中最完整的建筑。这座城门有前后两道门、四座望楼,大门墙上覆盖着彩色的琉璃砖:蓝色的背景上用黄色、褐色、黑色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王宫内墙同样用琉璃砖装饰,并镶嵌着植物图形和狮子等图案。

新巴比伦美术是庞大、豪华、富有装饰性的,但它已失去了亚述美术所蕴含着的那种强大的生命力。
波斯美术:建筑雕塑最具代表

史前美术/原始美术

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英国南部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新石器时代巨石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关于艺术的起源:

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最早提出,他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这种观点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

游戏说德国席勒和英国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或审美起源于游戏活动。

巫术说艺术起源最为盛行的一种理论,英国爱德华泰勒最早提出。巫术分模仿和交感两种,迄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其主要功能是当时原始人用于狩猎前的巫术仪式,就其存在的形式和施行的方式来看应属于模仿性巫术范畴。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20 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之一,其原创思想来自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索氏归纳的结构语言学4项法则,不仅触发了60年代的巴黎结构主义革命,还在西方人文学术领域造成广泛的语言学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由于自身局限,结构主义发起的人文科学革命未能成功,其革命余兴和创新能量, 70年代后多转向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两个基本特征:

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

对共时性的强调。索绪尔认为,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至于一种语言的历史,也可以 看作是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内部诸成分的序列。于是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 (Saussure)提出一种与共时性的语言系统相适应的共时性研究方法,即对系统内同时存在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特 别是它们同整个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方法。

对于多数欧美学者,索绪尔(1857-1913)原是一位陌生的隔世老人。他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身世几乎不为人知。仅仅出于一群师生的怀念,他在日内瓦大学讲课的内容才被整理成书,于1916年出版。
这本题名《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法文书,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像宗教秘笈般流传下来。至1955年,该书已再版5次,影响却未超出讲法语的欧洲语言学界。60 年代,《教程》摇身一变,被奉为结构主义圣经。麻烦的是,这本圣经的合法性反复遭到质疑,翻译工作一拖再拖,直到1983年,才有了牛津大学哈利斯教授的英译本。如今专家公认,《教程》并非出自索绪尔之手,而是由他生前的同事代为编写的。后人确认,《教程》归纳并提出了结构语言学的4项法则,它们分别是:1,历时与共时方法;2,语言与言语;3,能指与所指;4,系统差异决定语义。

结构人类学的缔造者--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素描/sketch

素描是一种用线与面的表现方式来表达的。每一个物体在光照下都有亮灰暗三部分。从最深到最亮依次是: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灰部、亮部。在作画时,亮部要尽量避免脏,暗部要尽量避免闷(即由于线条太多而没有空隙与反光)。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的范畴,泛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的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素描可以分为创作素描习作素描两大类。创作素描属于美术创作范畴,包括只用素描形式进行的创作和为其它画种的创作打草稿。习作素描属于写生的范畴,一般是为了提高造型能力及技巧而进行的练习。

空间感是素描造型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问题;“形”是造型的第一位,“整体变形”——透视是造型的终结。客观形状通过视觉变形产生“透视”——>规则的透视产生整体——>整体的透视变化是完成造型训练的标志。

  • 1.线和线条技法,素描的要素是线,但是线在实质上却是不存在的,它只 代表物体、颜色和平面的边界,用来作为物体的幻觉表现。直到近代, 线才被人们认为是形式的自发要素,并且独立于被描绘的物体之外。
  • 2.素描是用线条来组成物体的形象,并且描绘于平面之上,藉由线条形式 引起观者的联想。例如两条线相交所构成的角形,可以被认为是某平面 的边界;另外加上第三条线可以在画面上造成立体感。弧形的线条可以象征拱顶,交会聚集的线条可表现深度。人们可以从线条的变化当中,得到可以领会的形象。 因此透过线条的手段,单纯的轮廓勾勒可以发展 成精致的素描。
  • 3.在素描中可以用线条区分立体与平面,至于色彩明暗是为了加强和厘清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线条的开始,消失和中断来画出边界 ,并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边界而上。线条的粗细能表现物体的变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线条的笔触变化表现出来。
  • 4.素描的线条技法还需要平面技法的辅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笔时,在明暗对照上可用擦笔法。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笔画法,因为毛笔能发挥 笔触的宽度和笔调的强度并且能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素描也可用多色 画笔作为基本材料,用来加强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艺术性。
  • 5.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1).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一则 容易伤害画纸使纸 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2).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 都画好之后,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就清楚可爱多了。(3).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的部份遮没了, 我们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省力。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我们 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 6.画面宾主表现:(1).前面的,较近的东西,都应表现得强烈而明确;后面的,较远的东西,都应表现得柔弱而模糊。(2).主体应表现得明确显著,从属的客物则应以衬托主物为目的。
  • 7.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

1.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石笔、炭笔、铁笔、粉笔、毛笔、铅笔和钢笔等;也有用钻子和金钢石作画的。工具的不同关系着素描的性质和构图,工具也能影响画家的情绪和技巧。

2.工具的选用取决于画家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一般认为,干笔适宜作清晰的线条,水笔宜于表现平面;精美的笔触可用毛笔挥洒,而广阔的 田野则可用铅笔或粉笔去勾勒。炭笔是两者都可兼用的。

3.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至于铅笔适合较小尺寸,很少大张的铅 笔画,而钢笔画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沉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

3.构图:各部份的一种配置法,依照经过设计的格式,一致的比例,或重复的体系去安排。

4.轮廓线: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之变化方面的一条断续线或连续线。

5.平衡:在设计或绘画里,各项元素达到均衡的状态。

6.线影:平行或靠近得足以形成一个面的断续线。

7.立体表现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的特质。

明暗:

明暗产生的原因: 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才会产生明暗; 没有光,我们的眼睛将看不到任何东西。

明暗的基本法则:(1).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2).光源照射不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3).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


商业设计10大戒条

1.永不与付款给你的人争论或对抗,他/她们肯定比你更关心设计后的结果。
2.作品并非设计主导的,在作品成为私人艺术表达之前,你的设计首要是用于向你的客户传递一个市场信息。
3.要有耐性和你的客户沟通。紧记他们并非设计师,故须用他们的语言来阐述你的观点。
4. 我相信你的每件设计和作品背后都有意义和故事,但你若不努力来告诉我,我又如何能完全明白呢?
5. 尊重期限时间,这样做将可改善你的可信度和增进你的事业发展。
6. 人们喜欢与注重外型的人倾谈,意思是清洁及整齐。个性并不是非意指不整洁,你能领略我的意思吗?
7. 守时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任何人专业人员来讲都很重要,专业人员包括设计师。
8. 不要价格商讨过程中动怒,这只是交易而己,并非在羞辱你的作品。如果你仔细想想,就知道他们并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做。
9. 你的声誉是来自商业推介或获取奖项。不要忘记去获取更多奖项,因为它会使顾客更相信你。
10.永远,也绝不要试图以任何理由抄袭别人的设计。抄袭是任何设计师的断头台。

译自《NewWebPick》

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达达主义/ Dadaism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法国的艺术家Duchamp/杜尚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印制品上,将画中人物的嘴边添上了胡须,把蒙娜丽莎画的不男不女,还把画展出了。此外,他还制作了一件作品,是在小便池上签上了文字,取名为《泉》。他们将各种现成的器物视为艺术品。杜尚解释说:“这件《泉》是否我亲手制成,那无关紧要。我选择了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它以新的标题,使人们 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这件艺术品的问世表明达达主义对传统文明的否定,它的意义在于将生活中现成 品提高到艺术品的高度加以肯定,它标志着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已取消,生活就是艺术。

达达主义并不仅仅涉及绘画,也涉及如今的拼贴艺术,装饰艺术,观念艺术,物体艺术,乃至综合媒体绘画。达达 主义的艺术家喜欢用不同的材料用自然排列的方式成为一个新的艺术。例如把色纸剪成块状,让他们自有的飘散在地上而取的灵感。像文学家把报纸上的字母写下, 然后抖动他们在按字母的自然排列成了一首新诗,他们的创作是象征的且无定形的呈现。

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一些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 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而非一场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运动”。

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斥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达达主义运动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深受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无实际价值,包括艺术在内。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达达主义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覆力量。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中找到实际的意义,那么便索性把这种无序当作是这个世界的某种天性,并以之去颠覆那些维系着旧秩序的旧美学体系。他们认为,正是这种旧的秩序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达达主义者试图通过对旧秩序的拒绝达到彻底瓦解旧秩序的目的。